如果你住喺世界絕大部份嘅地方,尤其係包括亞洲、南美洲、同埋澳大西利亞在內,凡係關於房屋裝修嘅嘢,大致上係唔會自己點樣落手做,反而就會請一啲裝修師傅辦理,唯獨是北美地區,有好多屋主想幾皮嘢做啲小型工程,當…啲屋賣咗俾新屋主、又或者有啲屋主諗住喺原地改建或增建時,咁就會請啲建築公司去處理啲工程。 不過唔係每間建築公司或者啲屋主係跟足原本協定咗嘅藍圖所劃定嘅起屋,有啲就偷工減料,唔係就使橫手做啲違規嘅工程,但有啲真係荒廢咗好耐。 有鑑於此,有一個電視節目監製就諗到目概念:一隊攝影師實地拍攝,將整個建築過程拍攝成為一個特輯,而且仲係除咗一個主持人之外就全部都係行內工程人員作出每一步嘅指導。 四十幾年之後,呢個節目嘅忠旨喺萬變嘅世界中依舊不變,就係將建築行業嘅惡習同行內秘決都公開出嚟,發掘出下一代嘅建築人才,而呢個節目就係《This Old House》。
未講呢個節目之前,就必然先提起美國嘅房屋建築係乜嘢回事,雖然美國建立只係有246年,但已經集合咗好多唔同種嘅建築式彩,有啲仲係將好幾種形式組合新款式。 不過呢啲房屋經歷過各種唔同嘅氣候變化,有啲屋開始有啲露出結構問題,一部份係受到漏水後受到昆蟲及水侵蝕嘅破壞,損壞程度係點就只有改建或擴建工程進行嘅撿查之後先至被發現,咁嘅時候就要請專業嘅工程人員去決定;但唔係個個都識得點樣改建或者維修工程,咁點搞呢? 有啲請班嘅高手做,有啲就識少少扮代表自己亂咁搞,有啲就請啲唔係建築業嘅人做裝修,結果就喺品質上差距太遠。 有見及此,有個喺波士頓公共電視台WGBH嘅監製叫Russell Morash就開始構思一個以維修房屋為主題嘅電視節目,喺1979年聘請咗古巴裔美國人Bob Vila同埋當地附近嘅一個內行叫Norm Abram做呢個可算係前來無人嘅節目,名為《This Old House》。 Vila本身對呢個行業都唔係陌生,因為佢受聘之前就已經改建過一間Victorian Italianate(維多利亞意大利混合式)而得過Better Home and Garden嘅「遺產之家」大奬;而Abrams同Vila一樣都係行內人士,但如果話呢個節目係咪真係咁容易做呢? 我先講下當陣時嘅房屋價格有幾多,當時嘅$65,000就等於依家嘅過咗二、三百萬嘅房屋,咁嗰陣時嘅貸款就係改建完就要攞去賣俾人,而呢個節目嘅首個建築工程喺邊度呢?佢哋就選擇咗波士頓南部嘅Dorchester區靠近Coppin Square嘅一間房屋。 因為呢輯係「開荒牛」,所以好多建築材料都係捐出嚟,Abrams亦時不時都要出去啲大形五金木材行買配件。 雖然裝修好之後就有人敢出錢,不過就俾成本就俾比開支拉平咗,佢哋冇乜叫做賺咗「第一桶金」。
當呢一輯差唔多拍完嘅時候,Abrams同Vila就以為呢個節目只係做一個特輯,冇諗過會作為全國播放,但出人意表之外,美國公共電視台(Public Broadcasting System)就揀選呢個節目作為週末廣播嘅時間,一瞬間就獲得多啲贊助,而新嘅目的地開始變得廣闊,但係亦都形成咗第一個轉淚點:由於頭五季都係節目要做貸款作為裝修費用,長期展望唔化算,所以要令到呢個節目廣眾化,由第六季開始就同啲有興趣嘅屋主商討有關裝修計劃,亦喺同時將承包商及分包商嘅負責人嘅名都公開咗,惟獨係節目唔會接受直銷廣告,所以會淨係擺幾個贊助商嘅通告,公共電視台到現時為止仍舊咁做,不過喺串流媒體同埋手機應用程式嘅普行,對舊時製作嘅保存俾新一代嘅觀眾睇到製作嘅變遷。 除咗咁之外,節目開始融入其他分包商同埋其他夥伴,包括專諸水、渠、空氣調節嘅Richard Trethewey,庭園設計師Tom Werth、Roger Cook同埋Jenn Nawada,仲有包括電力工程、油漆師傅、同埋當然唔少得總承包工程公司Silva Brothers Constructions同埋其他各地合作夥伴在內,簡直算之不盡。 雖然麻省係佢哋嘅重心區域,但到咗第六季開始,範圍就隨著需求而續漸增長,試過有一年遠赴英國倫敦,仲有一次係去咗夏威夷檀香山,南至巴哈馬羣島,房屋種類更加繁多,而點樣改建上嚟又唔會再犯之前嘅錯誤亦隨著增加,建築材料嘅改進令到呢個節目與時並進,例如,曾幾何時,喺冷戰時代運用嘅鉛金、石棉物料喺環保意識增嘅加嘅廿一世紀已經唔再合時,因為吸收太多鉛會影響兒童腦部發展,而石棉物料亦都導致肺部功能受到破壞,於是環保局設立獨特嘅處理方式,將受感染嘅建築材料進行分隔。
正當節目一炮而紅之際,因為贊助商、Bob Vila、同PBS有所不滿,喺1989年就將主持人進行換角,曾經以星盤作為導航工具環繞美洲大陸嘅Steve Thomas繼任一職,就喺嗰個時候啲工程嘅地點開始增多,遠至北加州Napa縣及三藩市同埋先前提及過嘅夏威夷,南至美國東南部地區,連瑞士同埋倫敦、蘇格蘭都去埋,增見廣聞,但亦係同時,主綫仍然放喺麻省同埋新英格蘭地帶。 不過我想喺呢個時候講關於因為TOH嘅成功,引起類似嘅節目嘅掘起,但點解嗰啲節目冇咁長久呢? 其實答案好簡單:因為好似Vila辭咗TOH之後嘅《Bob Vila’s Home Again》同埋費城公共電視台製作嘅《Home Time》,冇對建築結構同其他嘅建設問題咁深入探討,有啲甚至俾節目嘅控股公司操控(《Home Again》背後老闆就係西爾斯百貨(Sears)),所以啲節目就變咗質,最終就係因為收視唔係太好而提早停拍囉。 返回TOH,唔好以為Steve Thomas對建築行業完全冇興趣,其實佢自己都有份裝修房屋,甚至到佢噝2003年離任後,佢開咗自己嘅建築公司,其中一個項目就喺緬因州嘅一座過百年嘅老房屋。 咁佢嘅十一年中,有兩個項目比其他嘅更滿入民心,第一個就係關乎於Silva兄弟建築公司嘅家庭成員Richard “Dick”Silva(佢幼弟Tom Silva就係TOH嘅骨幹成員),事原就係Dick嘅全家都出去返工時後因為近住暖氣機嘅地下油管破裂而燒清光,啱啱好仲未諗到下一個項目係乜嘢,於是就決定幫手重建家園,唯獨Sandy Silva(Dick嘅妻子)喺重建後嘅半年因癌症離世;另外一件就係同現任主持Kevin O’Connor都有關連,呢個就係創立咗一個專諸單一問題節目叫做《Ask This Old House》,其中一集投信者正正就係O’Conner家庭,嗰陣時Kevin只係一個「配角」,因為個焦點落咗喺Kevin嘅妻子,而佢哋寫信俾ATOH係想教佢哋兩人點樣拆開嘅牆紙,但係拍攝過程中Tom Silva趁機同Kevin玩場惡作劇:Silva攞咗一粒螺絲鑽穿咗個工具箱落地板上,Kevin拍完走去幕後時想拎起地下嘅箱,但係拎極都拎唔到,最後佢估到佢被人整蠱。 本來嗰次亮相之後就完咗㗎啦,但係嗰集上咗電視之後,Steve Thomas決定離開節目,於是TOH就開始尋求新嘅主持人,冇幾耐之後有人開始有人記得嗰集嘅片段,於是節目監製就電話俾當時仲喺銀行做緊嘅Kevin,後者仲以為又一次惡作劇或者係想申請貸款,但原來兩者都唔係,反而係叫佢做主持,並且時至今日,Kevin O’Connor成為呢個節目歷史上最長嘅主持人。
TOH除咗教導觀眾點樣正確裝修房屋之外,節目放喺公共廣播電視台負上一定嘅社會責任感,唔單止對於天災人禍後嘅重建方針政策唔會再有類似嘅情況之下發生,而且對於整個行業嘅將來發展亦都成為節目嘅使命。 之前提及過Dick Silva嘅Billerica屋企重建,2005年新奧爾良因颶風Katrina受到嚴重破壞,超颶Sandy亦同樣地對新澤西州沿岸地區嘅房屋造成毀滅性破壞,加州小鎮Paradise受到非比尋常嘅火災燒毀整個小鎮,面對9/11所引起嘅戰爭造成好多傷殘退休軍人回國後嘅居住問題,該節目對呢啲事故申出援手,一視同仁咁為受害人重建家園。 另外,喺「習氏肺炎」未爆發前,TOH曾經展用咗一個訓練新一代嘅建築行業嘅計劃,但係疫症嘅蔓延導致好多唔同嘅困境同時爆發,首先就係檢驗疫症同埋點樣防止蔓延,跟住就係人力物力相繼短缺,然後再嚟一件叫做「俄烏戰爭」,有啲本來有能力工作嘅人士起晒去「集體躺平」,最後仲要加埋政黨政治變咗民主與獨裁嘅世代爭戰,分分鐘搞到因為社會分裂而造成更嚴重嘅後果(我本來唔想講到咁灰,更加唔想喺呢集講政治,但係有啲友仔真係好想發「皇帝夢」,加上香變成點樣大家都有眼睇啦,所以疫症、戰爭、政治內訌累死普羅大眾,最終會變成社會永久性分裂。)我有一個人生經驗想同大家分享,曾幾何時,美國公立學校有職業工作訓練,包括修理汽車同埋工匠等等,但係自從共和黨嫌公校太過浪費金錢,加上資助學校喺掘起,令到好多職訓課程被刪除晒,嗰陣時嗰班校委會點都估唔到,當時嘅決定因為「習氏肺炎」所引起嘅職工短缺而後悔緊呱。 至今為止,如果說係直接影響到我嘅話,咁當然就係Camp Creek Fire(營溪大火),因為以2018年11月16日為例嘅早上係被營溪嗰邊吹落嚟三藩市灣區、甚至半個南加州地區咁遠,平常嘅藍天白雲被煙火蓋上,空氣質素指標就好似9/11當日喺紐約南端地區咁,只係Bay Area離開火場都離開好遠,但係就已經聞到啲煙火,搞到校區要勒令停課一兩日,嗰下嘅感覺同9/11生還者所聞到嘅大同小異。
最後呢個環節就講下TOH嘅人事變動,喺呢44年年嚟其中一個主持離任當然係好惋惜嘅事,不過我都講咗去到某一個年紀,呢啲「元老級」嘅身體就大不如前,Roger Cook同Tom Wirth都係喺呢度年紀而闊別銀幕,而後者亦都喺早三、四年前已經離世;Joe Ferrante亦都喺工作因心臟病發;而循職最近連節目嘅第二個「拓荒者」Norm Abrams亦都宣告退休。 咁你就問點解會有啲咁嘅現象呢?最近職業嘅流失率更係較為較多,更大原因就係呢代年青一族對建築行業睇唔出乜嘢出路,以為讀完大學搵份高科技公司做一世;我年少時亦都好似同佢一樣,但當我喺現職機構做文職嘅時候,我係一張大學證書都冇;雖然我家父成日話我讀書唔用功,奇怪嘅係我同一啲人講述自己呢點時,佢哋反而屢次對我講其實大學畢業証書唔等於保證會搵到一份高薪厚嘅工作,如果係咁嘅話,我就諗番起點解呢咁多年嚟我就算脾氣唔好就仲留得住喺機構,就算依家仲係唔知點解,但係啲老闆都睇得出我係好專注喺工作方面。 呢個亦都係我想帶俾啲後輩聽:唔好顧住搵高薪工作,有時候真正嘅天分同才能可能就喺你睇輕好耐嘅工作,而家建築行業咁短缺人手,不如就試吓呢份工作,只係你肯學,總會有人會賞識你。
I have my fun talking about it, now have your say, but keep it civil, not trolling.